最近一场印巴小摩擦,意外带火了我们的歼-10CE。这事儿不光是把印度空军的老底给掀了,也让那个一直觉得自己挺牛的邻居,脸上有点挂不住。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几十年前,我们的空军,在西藏上空被人家压得连气都喘不匀,这日子,一过就是四十年。
回过头看,今天中国空军能一飞冲天,还真少不了印度这样的对手在旁边“鞭策”。谁也不想再回到那个抬头看天都憋屈的年代。更何况,当年印度能在边境上空那么横,靠的也不全是自己的本事,背后西方的影子,一直晃来晃去。
天空曾是别人的颜色
别看现在印度空军摔飞机的新闻跟连续剧似的,但在上个世纪,人家可真是实打实地压我们一头。这事儿还得从英国人那儿算起。1932年,英国人就帮着建了印度皇家空军,虽说指挥权不在自个儿手里,但也实打实地培养了一大批能上天的飞行员。
这帮老司机跟着英国人,在缅甸跟当时的日本航空队是真刀真枪地干过仗。反观我们那时候,别说正经飞机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会飞的铁疙瘩。后来英国人拍屁股走了,这支空军家底却原封不动地留了下来,成了印度日后在中印边境秀肌肉的资本。
那时候我们有多难?阅兵式上飞机不够,只能让飞过去的编队偷偷绕个圈,再飞回来充数。装备的鸿沟,从一开始就摆在那。到了六十年代,印度靠着和英国的“老交情”,弄到了一批机动性贼强的“猎人”战斗机,从此就开始不老实了,动不动就飞过边境线来溜达。
我们这边只能硬着头皮派歼-6上去拦。可问题是,飞机性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我们的飞行员开着歼-6,在那高海拔地区,爬升跟老牛拉车似的,推力也上不去。再加上“不开第一枪”的原则束手束脚,最后只能眼睁睁瞅着印度的飞机在头顶上盘旋二十多分钟,耀武扬威地飞走。
有记录说,1962年10月10号晚上,一架印度飞机甚至大摇大摆地飞到了拉萨市郊上空。这种事在当时,说难听点,都快成家常便饭了。我们坚信在地面上谁也不虚,可这天空中的被动,着实是扎心。
钞能力与万国牌
那几十年里,印度在扩充军备上简直是下了血本。从苏联买米格-29,从法国买幻影-2000,再从英国搞来“美洲虎”攻击机。靠着真金白银,硬是堆出了一个号称“世界第四”的空军规模。整个七八十年代,他们在边境上空的挑衅花样翻新。
1982年,印度的“美洲虎”中队更是玩起了超低空突防,飞机几乎是贴着西藏的草皮飞,卷起漫天尘土。我们的歼-6紧急起飞去追,结果人家一拉杆,噌地一下就窜上去了,留下一堆干扰弹碎片,潇洒离去。1987年,在桑多洛河谷的地面冲突里,印度的米格-29更是在头顶压阵,投下照明弹,全程把控着制空权。
这种打又打不得,防又防不住的憋屈局面,一直熬到了九十年代,才算看到了曙光。随着我们和苏联的关系解冻,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来了。我们不仅引进了当时性能顶尖的苏-27战机,更重要的是,把它的生产线也给打包买了回来。
当巨龙睁开双眼
这批苏-27的到来,让中国空军第一次有了能在高原上空,和对手平起平坐对话的资本。而真正让天平彻底倾斜的,是1998年3月23日,随着我们自己的歼-10成功首飞。从那一刻起,攻守之势彻底逆转。
当印度飞行员再想越界“观光”时,他们必须得好好掂量一下了。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次天上等着他们的,再也不是那个只能在后面吃土的歼-6了。我们的天空,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日子,终于来了。
就在我们埋头苦干,全身心投入自主研发的时候,印度空军却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他们的飞行员门槛一降再降,战机几乎全靠买,五花八门的机型把后勤搞得像个噩梦,连最基本的保养都得看西方国家的脸色行事。
有一条统计数据,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从1970年开始的40年里,印度摔了超过1000架军机,这还不是战争损失。其中,人为失误和技术故障各占了差不多四成。这说明问题已经烂到了根子上。他们那些飞行员在开飞机这件事上,确实很有自己的“想法”。
这次印巴冲突里,歼-10CE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这只是个外销型号,在我们空军内部,都快要退居二线了。如果连这样的飞机都能让装备了法国“阵风”的印度空军喝一壶,那他们将来拿什么去面对我们的歼-20,甚至是下一代战机呢?
结语
或许是察觉到了中印空军实力这戏剧性的两极反转,印度现在只能靠“精神胜利法”来挽回颜面。就在10月3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还在公开场合,主动聊起几个月前和巴基斯坦的冲突战果。
他是这么说的:“我们击毁了4到5架巴方战机,其中可能有F-16,也可能有枭龙。”
你听听这番话,充满了“可能”、“也许”这种不确定。连自己到底打下来啥、打下来多少都说不清楚,只能靠猜。这哪是展示战果,分明是在自我安慰。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空军高层都不愿正视现实。如果印度继续抱着这种心态,那么未来在解放军面前,他们要感受的,将远不止是四十年的压制。
唐山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