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麻六记酸辣粉又摊上事儿了,对吧,这真是让人有点懵圈,得,头两月刚道歉,这回发霉又卷土重来,像极了“翻车现场二刷版”,让吃货们心顿时凉了半截。
说句实在话,大家吃个方便食品,图啥?不就是省事、安全、解馋?一桶酸辣粉飞滴溜地送到家,结果一开盖,酸臭味把人薅到现实——粉饼居然发霉,直接砸碎了对“网红食品品质”的美好幻想。
说起来,这次翻车并不算“新剧情”,麻六记其实7月份也曾因为发霉风波大面积道歉,一度引发门店下架,公告承诺整改,舆论哗然。
本以为品牌经历了危机教育,后续产品会万无一失,谁知道,才两个月时间,网友视频又实锤:七桶酸辣粉,第一桶开盖就翻车,没开盖的还不敢乱动,发霉味道比实名举报还扎心。
不得不感叹一句,麻六记这“保质期220天”,实际效果就像彩票随缘,谁买谁分分钟与幸运擦肩而过,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这里暗藏的门道,是品牌危机应对的“标准套路”:网友反馈问题,客服要求寄回去检测,还得往北京售后处折腾一趟。
槽点来了,评论区一堆人说,寄过去未必赔偿不说,最后极可能就是“证据消失”,过程一通折腾,消费者还白白浪费时间和快递费。
这个剧本不陌生,主线大约就是:出问题了→让你寄回→检测,结果往往变成“维权难,沟通更难”,网友干脆直接退款走人,简单粗暴,谁还和品牌慢悠悠地谈公道。
没人能否认,食品安全的底线就是“不能出事”,中招的不仅仅是味蕾,更是对品牌诚信的沉痛砸击。
更扎心的是,本次粉饼的生产日期明确标注——2025年8月6号,保质期220天,听起来很靠谱,但事实证明,品牌信任就是这么一桶粉饼毁掉的。
于是,维权戏码再次上演,这名网友直接申请退款处理,也算结局还算公道,不过她对品牌“发霉即违法”观点的愤懑,可不是无的放矢。
看客服怎么说,旗舰店客服表示将会“反映相关情况”,一句“搪塞式回复”,比打太极还云里雾里。
记者多次致电麻六记公司,电话那头响了个寂寞,说白了,售后服务还挺会“玩消失”,让人不得不怀疑企业面对外部危机时的应急能力。
记者为了还原真相,又假扮顾客去问了类似品牌白家阿宽,这边客服倒挺干脆,“你可以联系工厂直接处理”,没推脱,就是感觉铁板一块,问题解决没那么多左道旁门。
这么一来,对比鲜明,麻六记的危机应对不如同行,销量和口碑必然会直接被影响。
回顾7月那波发霉事件,麻六记全网紧急下架,品牌跟代工厂双双发布道歉声明,承认消杀环节有漏洞,环境细菌成了不速之客。
再看今年爆出的生产日期,涉及的批次明显不止之前宣布的那几天,网友买的是8月新货,依然翻车,好嘛,这范围直接扩成了“随机掉坑版”。
试问,品牌在公开道歉后整改真落实了吗?消费者满怀希望再购买,结果还是粉饼发霉,食物安全成了无底洞,一时间网友吐槽声量飙升。
有人曾反馈自己为发霉粉饼维权半月无果,客服拒绝细说赔付细节,这让人对售后信心瞬间“归零”,如今品牌承诺退一赔十,可网友们信心难自建。
这种故事,其实一点也不陌生,麻六记本身就是个流量带字品牌,背后张兰、汪小菲母子的风头比产品还热,直播带货简直是麻辣风吹遍抖音。
但你看,2025年2月份,母子俩抖音账号直接被无限期封禁,侵权炒作引发流量雪崩,各类带货销售额一度占据品牌全抖音年销售额近40%,可惜风头一过,销量直接打对折。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麻六记抖音平台销售额约750万—1000万,而在2024年8、9月,单月销售却能高达2500万—5000万,环比跌幅高达70%,堪称断崖式衰退。
再翻翻其他数据,过去一年麻六记关联直播场次10.2万,合作达人高达8855人;2025年半年刚过,直播场次仅剩3.3万人,合作达人惨淡到2626人,活跃度锐减近六成。
这些数字,证实了品牌靠话题流量一路狂奔,如今遭遇危机翻车,后续连带着销量惨淡、人气下滑。
大家买麻六记,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冲品牌效应和“张兰母子IP”的热闹劲儿,出了问题后,粉丝再铁也护不住品牌该翻车的坑。
做个反问,如果一家网红品牌,靠明星达人刷屏带货,产品本身质量却频频出错,消费者还会继续下单吗?咱可不是花钱买“抽盲盒”的刺激,谁都想要明明白白,一桶酸辣粉管饱又安心。
绕回粉饼发霉这事,本质上是食品行业的老瓶新酒,说轻了是“偶发事故”,再看批次连环出错,连道歉都包不住房子塌陷的漏洞。
麻六记口头承诺整改,可实践上,还是有网友遇到问题,售后推诿、客服打太极,粉饼品质变成“偶发惊吓包”,让人难再说“放心吞下去”。
有人说,网红食品品牌玩营销玩流量,产品质量却成为“遮羞布”,翻车次数多了,品牌信誉也被一桶粉饼败光。
其实吧,这种风波,就像吃瓜群众围观的流量赛事,过程全程高能,结论却一地鸡毛,消费者只能退货自保,谁还盼着售后团队来解救?
有网友总结得很妙:“麻六记,这气是酸臭味儿的,心情也跟着发霉。”相信买过粉饼翻车的小伙伴都有体会,维权比吃粉还累,谁还为网红品牌争取第二次机会?
这还没完。网上各类评论区“现场吃瓜”,一些粉丝感召力也被磨得一干二净,原本的明星加持变成了“翻车助推器”,哪怕平台承诺退一赔十,吃瓜群众心里都打了问号。
食品安全,本就该是企业底线,一个网红品牌如果连最基本的产品管控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卖情怀闹热点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思考下麻六记的后续路怎么走,粉饼问题频发,流量红利已耗得七零八落,靠道歉、赔偿、推诿已很难再挽回消费者的信任感。
只能说,品牌要翻身,先把生产环节堵上漏洞,不然每一次新品上线都像是在“拆惊喜”,心跳和心塞同步加速,谁还敢再跟流量走一趟折腾。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选购网红食品别只看包装和直播热度,有时流量翻车的速度比产品变质还快,遇到问题及时申请退款,理直气壮不吃亏。
谁都不希望下单粉饼,结果收获的是一桶酸臭,真的“闻者落泪,买者心碎”。
大家怎么看?你还信网红品牌吗?留言来“实锤”一下自己的体验,看看谁是下一个幸运儿,谁又惨遭“发霉盲盒”绝望一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唐山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