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防工业在数十年间一直处于与西方的竞赛模式中,坚持“越多、越快、越强大”的原则。国内的各种设计局几乎无休止地工作,推出了数十个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未能完成批量生产。当苏联解体时,许多有前景的型号变得无人问津,因为国家停止了它们的研发资金,而国防工业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产。
1. 苏-25Т——坦克攻击机
阿富汗的实战经验表明,普通苏-25 在打击坚固防御工事和步兵方面表现出色,但面对装甲车辆时却显得力不从心。为改善这一状况,设计师们研发了苏-25T——一种专为猎杀坦克而改进的型号。该飞机配备了现代化的“风暴”瞄准系统,可白天锁定目标,结合夜视设备后也能在黑暗中作战。其武器库中包括能够穿透动态防护的“龙卷风”导弹,以及多种其他武器装备。
在测试中,该飞机充分展现了其提升后的性能,打击精度得到提高,机组人员的战场监控能力也得到增强。尽管优势明显,但90年代的经济崩溃未能促成大规模生产。仅制造了少量飞机,其中部分参与了实战,并用于展示新系统的作战能力。
2. 未完成的图-22М4
远程轰炸机图-22М成为苏联三位一体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版本至今仍在服役。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进行深度改造工作——该项目被非正式称为图-22М4。计划为其安装图-160 的 NK-32 发动机,这将显著提升航程和速度。轰炸机将用现代化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取代旧有的制导系统。
根据设计师的构想,现代化轰炸机应转变为能对战略目标实施打击并携带精确制导武器的通用飞机。然而苏联解体和资金短缺使该项目彻底搁浅。最终仅进行了部分机体的试验性改进,而完整的“М4”版本始终未能问世。在茹科夫斯基,您可以看到一架这样的现代化改进型飞机。
3. А-50М — 未完成的现代化改造
远程雷达侦察机 A-50 曾被视为苏联军队在空中的眼睛。它能够追踪数百公里外的目标,并协调战斗机行动,但到 80 年代末,机载电子设备的迅速过时已显而易见。计划升级的 A-50M 将配备新型“黄蜂-M”综合系统,拥有更强大的雷达和改进的通信设备。
该项目计划具备追踪巡航导弹甚至低空目标的能力,而老式“黄蜂”系统难以发现这些目标。初期工作进展顺利,成功建造并试飞了一架能够显著增强国家防御能力的原型机,但 90 年代的经济危机打乱了计划。昂贵的飞机未能量产,仅进行了部分升级。如今,这类任务由技术稍逊的 A-50U 执行。
4. 机翼上方有"驼峰"的安-71
80 年代苏联最不寻常的飞机之一是安-71——一种基于安-72 运输机开发的轻型预警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尾部上方巨大的雷达盘,因此这架飞机获得了"驼峰鹰"的绰号。最初它被设想为一种紧凑型替代方案,用于空军替代庞大的 A-50,后来还考虑过将其改装用于航空母舰。
试验表明,雷达确实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技术难度也非常大。改造后的尾部使飞行操作复杂化,而布局也无法达到其前辈那样的探测距离。尽管如此,到90年代初,设计师们仍有机会将其推向量产。但随着苏联解体,负责发展航空母舰舰队的客户也一同消失。
5.BMPT 目标 781 — “步兵支援坦克”
如今,BMPT“终结者”的概念已广为人知,但其渊源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在车里雅宾斯克开始研制实验性车辆“目标781”。其构想很简单:制造一种能掩护坦克躲避榴弹发射器和伏击步兵的重型车辆。为此,在 Т-72 履带底盘上安装了配备两门自动炮、机枪和火箭筒的炮塔。
在野外试验中,该车辆展现出从不同方向用火力“覆盖”目标的能力,但同时也过于复杂且昂贵,难以大规模生产。因此,这辆车仅作为试验原型车保留,而该概念直到21世纪初才重新出现。
6. “Prima”多管火箭炮系统—— “ Grad ” 的替代品
传奇性的“草原火神”——“ Grad ”曾被视为苏联火箭炮的象征,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军方需要更灵活且射程更远的装备。于是出现了“Prima”——122毫米口径的火箭炮系统。其主要优势在于通用性:该装置既可使用新型远射程火箭弹,也可使用老式的“ Grad ”弹药。
此外,“Prima”还配备了改进的瞄准装置和快速装填功能。在战场环境下,这使得它能够更快地齐射并更换位置,从而降低被反击的风险。试验证实了其有效性,但此后并未进一步扩大生产。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军队都没有资源来展开生产。
7. “蜜蜂”无人机——身手不凡的侦察兵
苏联在无人机成为 21 世纪普遍武器之前就开始了相关实验,在80 年代末出现了“蜜蜂-1T”项目——一种用于侦察和修正炮火的小型无人机。该飞行器可从弹射器发射,能在空中停留约两小时,并能实时传输视频。
在当时,这算是一项技术突破:军队首次能够在没有飞行员风险的情况下获得空中图像。苏联解体后,“蜜蜂”无人机才投入生产,但规模很小且数量有限。该机在车臣地区使用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发动机噪音大使其容易被发现,而摄像头的图像质量较低。
8. “乌里扬诺夫斯克 ”号——从未存在过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苏联80年代末最雄心勃勃的舰艇项目是重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根据计划,它将成为一艘可与美国 “尼米兹 ”级航母相媲美的成熟的远洋级航母。船体长度超过 320 米,排水量达到 75000 吨,计划容纳约 60 架飞机和直升机,包括苏-33 和雅克-44 型飞机。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特点是将核动力与飞机弹射器发射相结合,这在苏联尚属首次。这使它能够在舰上部署重型预警机,从而能够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执行全面的航母作战任务。该项目于 1988 年在尼古拉耶夫开始建造,到苏联解体时,舰体已完成了约三分之一,但在 90 年代初,该项目被认为是新俄罗斯无力承担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随后,这艘船被拆卸成废铁,只剩下图纸和照片。
---完---
文章中的图文均源自外网。本人进行编译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并不代表支持或证实文中的观点。如果引发您的情绪波动,请自行解决。
唐山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